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花三万块租了个黄金展位,结果三天下来接待的观众还没保洁阿姨擦桌子的次数多?贵州广告展这个"冷宫"现象,到底是地域魔咒还是人为作死?今儿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
一、选址选了个寂寞
去年贵阳会展中心的官方数据显示,广告展期间日均人流量才800人次,连隔壁农产品展销会的零头都够不上!问题出在哪?举个栗子:展馆方圆五公里内就两家快捷酒店,外地客商来了得住到20公里外的观山湖区,这参展成本比展位费还贵!
致命伤盘点:- 交通劝退:最近地铁站离展馆2.3公里(拖着样品箱走半小时谁受得了)
- 配套掉链:中午饭点整个展馆就俩盒饭摊(45块的商务套餐你敢信?)
- 时间撞车:连着三年都选在雨季办展(去年撤展时暴雨泡坏了20台设备)
二、宣传全靠缘分
打听过才知道,主办方去年的宣传预算居然90%花在本地电台!看看这组数据对比:
- 微博话题阅读量:贵阳广告展 12.3万 vs 成都广告展 980万
- 抖音话题播放量:贵州广告展 56万 vs 重庆广告展 3200万
更绝的是,连参展商自己都不知道展位图在哪查——开展前一天才在微信群发了个Excel表格,打开还是乱码!
三、展商质量参差不齐
今年逛展时看到个奇葩景象:卖打印机的和卖苗银饰品的摊位肩并肩!随手统计了下:
- 40%是本地图文店(还在推2015年的覆膜技术)
- 30%是设备租赁商(二手复印机当新品展)
- 20%是政府扶持企业(展板内容三年没换)
- 剩下10%才是正经广告公司
有个贵阳本地的老板吐槽:"去年花五万块参展,唯一收获是扫码加了18个同行微信,现在朋友圈天天被打印机广告刷屏!"
四、南北展会生存指南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对比项 | 贵州广告展 | 广州广告展 |
---|---|---|
专业观众占比 | 23% | 68% |
新品发布数量 | 12件 | 210件 |
现场成交额 | 预估380万 | 9.8亿 |
外地客商住宿率 | 41% | 89% |
五、破局三板斧
跟五个老参展商喝了一箱茅台才套出来的干货:
- 精准邀约要命:别迷信群发邀请函,带着样刊直接蹲4A公司楼下
- 线上带线下玩:展台架直播设备,扫码进直播间领9.9元试用品
- 展陈要会整活:把UV打印机直接拉到黄果树景区,边印明信片边卖设备
- 政府补贴别独吞:拿到的扶持资金分30%请网红打卡,比印十万张传单管用
- 错位发展王道:与其跟沿海拼设备,不如主打民族风创意设计(去年有家苗绣广告公司接了三千万订单)
六、灵魂拷问环节
Q:贵州办广告展是不是先天不足?
A:还真不是!去年"爽爽贵阳"文创展,把广告设备和旅游商品打包展示,三天成交额破千万,关键人家办在暑假旺季!
Q:外地客商怎么吸引?
A:学学云南!去年昆明广告展包机场大巴接送,参展商送石林一日游,专业观众暴增200%
Q:本地企业不愿来咋整?
A:贵阳某会展公司发明了"摊位拼多多"模式,8家企业合租展位,成本直降60%,今年展商数反而多了30%
七、小编说点实在的
说句掏心窝的,贵州广告展要想逆袭,得学会借势打力!隔壁省能把酸汤鱼卖出文化IP,咱们就不能把苗银图腾变成广告创意?最近发现个新趋势——文旅+广告的跨界展真能救命!比如把喷绘机搬到西江千户苗寨,游客体验DIY的同时把设备卖了,这才是四两拨千斤的玩法!
最后扔个暴论:与其花百万请行业大咖站台,不如把预算砸在抖音同城推广!去年有家展商雇了20个苗家姑娘跳锦鸡舞,视频播放量破千万,展位直接被围得水泄不通——这年头,流量才是展会的硬通货!
点击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