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啥要把网线捆一起用?
想象一下高速公路突然从4车道变成8车道——这就是链路聚合的魔力!把多条物理网线绑成逻辑上的"超级通道",带宽翻倍、故障自动切换这两大好处,简直是网络工程师的快乐源泉。去年某公司核心交换机断电,就因为做了链路聚合,业务愣是没中断!
二、配置前必须搞懂的三个概念
- 聚合组(link-Aggregation Group):就像给网线办结婚证
- 负载分担模式:决定数据怎么分流(后文有详细对比)
- LACP协议:交换机之间的"暗号",动态协商聚合状态
举个真实翻车案例:某工程师忘记开LACP,两条万兆链路实际只用了一条,被老板发现后当月奖金泡汤...
三、命令实操五步走(照着做就对了)
重点来了,准备好你的console线:
- 创建聚合组:
markdown复制system-view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mode static
注意:组号1-2048任选,但别用666这种数字(容易记混)
- 把端口加进组里:
markdown复制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0/1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敲黑板:至少要加2个端口,建议用相邻端口(比如1-4口)
- 设置负载均衡算法(关键!):
markdown复制link-aggregation load-sharing mode destination-ip
对比选项:
- src-ip(适合多用户访问)
- dst-ip(适合服务器场景)
- src-dst-ip(折中方案)
- 开启LACP(可选但推荐):
markdown复制link-aggregation group 1 mode dynamic
- 验证配置:
markdown复制display link-aggregation verbose
健康指标:看"Selected"列是否显示所有成员端口
四、新手必踩的五个坑
- 端口速率不一致——千兆和百兆混搭会直接罢工
- VLAN配置不同步——好比让穿西装的和穿泳裤的人组队
- 忘记关STP——生成树协议会把备用链路当环路阻断
- 超过最大组数——H3C中低端机型最多支持128组
- 误删聚合组——删之前记得先移除成员端口!
上个月某工厂就栽在第四点,8台摄像机同时断联,监控室直接炸锅...
五、高阶玩家秘籍
- 跨设备聚合(IRF):两台交换机当一台用,配置命令要加
irf-port-configuration
- 流量阈值预警:
markdown复制link-aggregation bandwidth threshold 80
流量超80%就发告警
3. 端口隔离模式:
markdown复制link-aggregation selected-port minimum 2
确保至少有2个活动端口
个人心得放送
配置链路聚合就像煮泡面——步骤简单但细节要命。强烈建议做好这三点:
- 改配置前先
save
保存(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 用
description
给聚合组写备注(比如"财务部核心链路") - 负载均衡模式要根据业务类型选,别无脑用默认值
最后唠叨一句:遇到端口不UP先检查网线,我有次折腾两小时才发现是水晶头没压紧...
点击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