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川航现实版“萨利机长”:史诗级紧急迫降难在哪?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惊魂40分钟
5月14日早上9点多,四川航空(下称“川航”)官方微博发布通报称,由川航执飞的3U8633重庆至拉萨航班因机械故障备降成都,航班已于7时42分安全落地,旅客已有序下机休息。
新闻越短,事情越大。随着信息越来越多的披露,大众才逐渐了解到这是一次多么了不起的迫降,堪称在中国上演的现实版的“萨利机长”,被人称作载入航空史的“史诗级”迫降。
重庆飞往拉萨属于高原航线,飞机在过雅安后开始爬高,最高时已于早上7点左右达到32000英尺左右(约9800米)的高空中。但就在这时,驾驶舱右侧的风挡玻璃发生脱落,整块飞出,飞机从7:07开始紧急下降高度,7:11左右下降至24000英尺(约7300米),此后再次下降直至7:43分平安在成都着陆。
从目前披露的信息看,风挡脱落,气流瞬间涌入对驾驶舱设备造成了严重破坏,驾驶舱高度表拨定值,电子飞行仪器系统都吹歪,自动驾驶功能全失。而当班机组则硬生生地穿着短袖衬衫,将飞机安全迫降,除副驾驶和一名乘务轻伤之外,所有乘客暂无大碍。
一名资深空军飞行员对此次迫降表达了赞许。“玻璃脱落之后,打烂了领航的仪表仪器,比开车没有仪表盘还要严重,只有完全通过飞行经验判断。”该空军飞行员表示,风挡玻璃脱落会对飞行员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打乱正常的注意力分配,对飞行员的心理素质与操控判断观察能力要求非常非常高。“因为民航对航线的高度使用非常密集,还要及时跟地面协调求助,快速打开紧急备降通道。”
更重要在于,玻璃脱落后可能产生的减压症(Decompression Sickness),即人在原有的高压条件下,被突然暴露在低压环境下,溶解在体液内的气体会突然释出,导致身体产生各种不适、运动功能障碍等,更严重者会产生气体栓塞、血管破裂,甚至威胁生命。
高原空气稀薄,压力小,飞机在起飞后往往会在客舱增压,“至少也是海拔1000米左右的压力水平”,风挡玻璃脱落,会导致爆炸性释压,“相当于人在1000米左右的高度,突然上升到一万米。”前述飞行员还解释,万米高空比地标温度低近60℃,在零下几十度的情况下还有迎着约800公里/小时狂风,因故本次降落极为不易。
根据气象探空数据显示,玻璃突然破碎时,9520米高度的气温约为-35.9度,气压300百帕,10760米高度的温度是-43.1度,气压250百帕。有气象爱好者在微博解释,“当时川航飞行员,面临1秒之内降压500百帕、1秒之内降温近70度、1秒之内由静风到140米/秒,相当于在-40度的最高级别的龙卷风中心,而且穿的是短袖。”
完成了这次紧急迫降壮举的机长刘传建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称,玻璃破碎后,副驾驶身体已飞出去一半,好在系了安全带。在驾驶舱中,仪表盘被掀开,噪音极大,他什么都听不见,多数无线电亦失灵,他只能依靠目视水平操作迫降。失压和低温让他每一个动作都异常困难,“如果你在零下40-50℃的大街上,开车以200公里的时速狂奔,再把手伸出窗外,你能做什么?”
从网传图片看,当飞机稳稳落地之后,副驾驶衣服已近乎碎片,他本人也住进了医院,好在并无大碍。除了他以及另外一个空乘轻伤之外,机上所有人的身体状况经检查后都较为良好。
另据业内知情人士透露,因涉及西藏航线,该航班是三人制飞行,会有双机长执行航班。在副驾受伤的情况下,双机长的存在也是迫降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挡风玻璃疑问
机舱失压导致的飞行事故在世界航空史上并不罕见。
1999年,一架利尔35喷气公务机在上升过程中出现机舱失压,机内所有人昏迷,最终飞机燃油耗尽,在南达科他州坠毁。遇难者中,有美国知名高尔夫球运动员佩恩-斯图尔特(Payne Stewart)。
更为人熟知,也是更类似于本次事件的,是英国航空5390号班机事故。1990年6月10日,这驾由英国伯明翰飞往西班牙马洛卡的航班起飞后不久,在驾驶室中的一块挡风玻璃突然脱落,飞机爆炸性释压并将机长吸出机外。凭着副驾驶的努力,航机安全降落于南安普敦,正机长奇迹生还。该事故起因是由于维修人员安装挡风玻璃时使用的90颗螺丝钉全都过短或过细。并且,从外部安装的挡风玻璃也是一大设计瑕疵,不易承受高空压力。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川航本次的紧急迫降比5390更难,压差、缺氧、低温和飞行时速都高于英航5390。但至于玻璃破碎的原因,川航表示,目前相关机构已启动了故障调查,但仍未有太大进展,具体原因将以官方公布为准。
据披露,执飞该航班的飞机是空客A319-100。该机于2011年7月26日进入川航,截至目前共使用19912小时。最近一次A检为4A5,于2018年4月12日昆明完成。最近一次C检为3C,2017年3月9日外委成都川维完成。飞机当日无保留故障项目。查询近15日维修记录,该机无风挡故障信息。风挡玻璃为原件。
前述飞行员解释,风挡玻璃破碎可能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低空的飞鸟等外来物撞击,而在高原航线等高空,可能由于部件老化等原因,导致缝隙扩大,“在高空气流冲击之下可能会松动,以至破碎。”
就在4月17日,美国西南航空一架从纽约飞往达拉斯的航班因引擎爆炸紧急迫降费城。该航班被鸟撞击到引擎引发爆炸,引擎碎片击碎了客舱挡风玻璃,以至于一名乘客被“吸”出窗外。
一位民航工程师在微博上分析称,目前民航飞机驾驶舱玻璃基本是原装进口的,多以美国PPG、法国SGS和德国GKN厂家为主。本次爆裂玻璃疑似是法国SGS,其重量约在35kg,总厚度约3-4cm,由一层3-4mm厚和两层8mm厚的加强钢化玻璃组成,外层有电加热膜具有防冰功能,中间有粘接起到防爆作用。
另据飞行手册处置程序介绍,风挡玻璃一般有两层,如果仅外层破裂,没有任何影响,内层破裂才需要下降高度至23000英尺(约7000米)并减小压差,同时并不属于需要迫降的紧急任务。从图片看,风挡玻璃的压板,螺钉全完好在位。
“这次两层同时破裂还真是第一次见到。”该民航工程师称,他个人怀疑是质量问题。“设计上允许裂纹,但不允许彻底失效,因此常见外物击伤导致碎裂是在设计安全内的,但很少见到整块玻璃爆裂崩溃,本次事件实属罕见,等待详细的官方调查。再次对机组点赞。”
据披露,机长刘传建为“军转民”,现年40岁左右,原为空军第二飞行学院教练员,2006年转业到四川航空,飞行驾龄长达几十年,在该航线上飞行上百次。
有业内空乘对本刊记者表示,“空军飞行员靠原始飞行数据飞,而不是先进仪表,所以基本功要够硬,对飞机姿态、特性的判断要有功力才落得了。”
(王珊对此文亦有贡献)
点击进入专题: 川航事件排除“鸟击”可能 或因机务维修操作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