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大腿)哎,你试过把两个交换机接一起结果网络全瘫了吗?上个月我就亲眼见着某工厂的网管小哥,手抖把网线插错口导致全厂断网3小时!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交换机互接这门技术活,保准你看完能避开99%的坑!
第一步:搞懂这几种接线姿势新手最常犯的错就是逮着口就插!先记住三大黄金法则:
- 普通口接终端(电脑、摄像头等)
- 堆叠口连堆叠口(专用高速通道)
- 上联口接核心设备(路由器、防火墙)
举个现成例子:某学校机房用S5700交换机,把24号普通口当上联口接核心交换机,结果带宽直接腰斩!这里有个速查表帮你避坑:
端口类型 | 推荐用途 | 最大带宽 |
---|---|---|
10/100M | 接打印机、门禁 | 100Mbps |
千兆电口 | 接AP、监控主机 | 1Gbps |
SFP光口 | 跨楼宇连接 | 10Gbps |
堆叠口 | 交换机级联 | 40Gbps |
第二步:手把手教你正确接线
实操环节跟着这个流程走准没错:
- 断电操作(带电插拔可能烧端口)
- 线缆选择(短距离用DAC线,超过80米用光模块)
- 配置模式(华为用stack,H3C用irf,思科用VSS)
上周帮朋友公司配置时发现个大坑——不同品牌交换机堆叠要命!华为和H3C的堆叠协议完全不兼容,最后只能用普通trunk口互联,速度直接掉到1/4!
第三步:必看的配置清单
登录交换机后台后,照着这个清单敲命令:
markdown复制system-view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24 port link-type trunk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all stp edged-port enable
解释下关键配置:
- trunk模式:允许所有VLAN通过
- 边缘端口:防止生成树协议阻塞端口
- 流量控制:万兆口建议开启pause帧
血泪教训:某商场网络频繁丢包,查了三天发现是没开流量控制,万兆光模块跑出了百兆效果!
第四步:故障排查三板斧
遇到网络抽风时,按这个顺序查:
-
看灯诊断:
- 绿灯常亮 → 物理连通正常
- 黄灯闪烁 → 协商速率不匹配
- 灯全灭 → 供电或网线故障
-
命令检测:
display interface brief
看端口状态
display stp brief
查生成树状态
display mac-address
找环路设备 -
替换测试:
交叉更换光模块/光纤/网线定位故障点
去年某医院就因光纤衰减过大,导致PACS影像传输卡顿,换个光模块立马解决!
个人踩坑心得
搞了五年网络工程,总结出三条铁律:
- 堆叠线别超3米(信号衰减会引发玄学故障)
- 新旧设备别混堆(固件版本差异能要命)
- 冗余配置不能省(重要链路必须双上联)
最近发现个宝藏配置——M-LAG跨设备链路聚合,比传统堆叠更灵活。虽然配置要多花半小时,但后期维护成本能降60%!对了,千万记得不同批次的光模块别混用,波长偏差会导致丢包率飙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