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熄灯工厂”灯熄了,就业机会却不会灭
在现实生活中,因为被机器取代而走投无路者很少看到。市场机会众多,人都有学习能力,主动适应新需求,被动调整预期,都是正常现象。
ink="">▲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 | 陈兴杰
你想象过这样的场景吗?夜深人静时,工厂门庭紧闭,里面嗡嗡作响。车间没有开灯,流水线空无一人,机器孤独运转。听起来是不是很科幻?这种场景已是现实。最近,富士康高管陈冠棋在一次科技论坛上,向外界展示他们的“熄灯工厂”。
陈冠棋说,很多富士康工厂不需要人,“没有人,就不会担心他的手会不会被机器夹到,会不会被割到,会不会被什么东西砸到,它带来的效益非常显著。”
富士康是中国最大的私人雇主。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它雇佣过数千万的劳动大军,把众多农民变成训练有素的产业工人,为中国制造业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郭台铭不满足于此,他从2011年起表示,富士康将在5到10年内装配100万台机械手臂。“百万机器人”计划进展似乎并不顺利,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兴起,2016年富士康推出“无人工厂”生产线。
“无人工厂”不是黑科技,富士康也不是第一家做。汽车行业很早就实现无人装配,像特斯拉这样的公司,整个工厂大约有150个机器人在流水线上。
普通制造业也是如此。美的空调的武汉工厂每18秒就有一台成品下线,而作业线上则只有几十位工人和十几台机器人。如今在中国,稍微大点的纺织工厂,基本实现每个人看管上万纱锭,效率比过去提高几十倍。
这些都是过去十几年一直发生的事情。机器人参与生产的好处很明显:生产效率提高,产品价格下降,过去有钱人才用得起的产品,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也有人问:有人失业吗?当然也有,却没有形成长期的失业潮。因为新就业机会被创造出来,吸收了旧产业淘汰出来的人群。
这种就业转换过程,在许多人看来,很难实现。一个工厂工人被裁,你让他到哪里找工作呢?一个出租车司机,突然之间被无人驾驶淘汰,他能怎么办?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走投无路者很少看到。市场机会众多,人都有学习能力,主动适应新需求,被动调整预期,都是正常现象。经济学理论的结构性失业(产业变革造成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就业者的蹉跎和消磨),没有截然的壁垒。
生产力水平越高,就业机会越多。机器创造大量财富,工人解放出来,才会有各种新产业。现代社会前,旅游业是富人才享有的福利,而现在已是全民产业。随着服务业崛起,大量农村人口到城市从事餐饮、物流和保姆等行业,从而不经过工厂,他们就完成了人的城市化。
还有一个流行的说法是“奶头乐”(tittytainment)理论。这一概念来自美国的前国务卿布热津斯基。在他看来,将来大量底层工人失业,他们的规模过于庞大,为了安慰这些“被遗弃”的人,他们的生活应被大量的娱乐活动(比如网络、电视和游戏)填满。
据此,有人认为,现在各种杀时间的娱乐品,它们就是精神鸦片,麻醉底层无望的人生。
这种说法是毫无价值的阴谋论。人既不是机器,也不是等待喂食的低等动物。人有思想和批判力,并且总在寻求意义和价值,这是文明存在的根基。娱乐行业没什么阴谋诡计,它只是生活水平发达的表现,它喻示着人的充分解放。人的才能得以发挥,工业和科技水平通常也很高。在这样的社会,底层民众面临的机遇恰恰是最大的。
□陈兴杰(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