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头条 | 单打不够,抱团来凑?日印要合力在这个领域追赶中国——
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5月18日发表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研究员拉杰斯瓦里·皮莱·拉贾戈帕兰的文章《亚洲的新太空竞赛》称,亚洲拥有三个世所公认的航天大国——日本、中国和印度。在促使亚太国家进行太空探索的众多动因中,国家安全要素的影响正变得更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亚洲均势格局变化的推动。
文章称,中国日益增强的航天能力正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亚洲的太空竞赛。例如,它已经导致印度和日本在航天探索方面的更大合作。2017年9月,印度总理莫迪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发誓把外层空间置于两国关系的中心。他们对于“深化两国航天机构在地球观测、卫星导航、航天科学和月球探索领域的合作”表示欢迎。稍后在2017年11月,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主席在亚太地区航天机构论坛的间隙宣布“印度和日本将引领亚太地区的航天业”。
ink="">资料图片:2017年9月,印度总理莫迪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法新社)印度的航天计划有超过60年的历史,而且一直到最近,新德里主要把重点放在利用航天技术改善其民众的社会与经济状况方面。在2007年1月中国进行其第一次反卫星(ASAT)试验之前,印度似乎认为外层空间的安全竞争只限于大国之间。
文章称,中国的反卫星试验让印度清醒地意识到它需要在自己后院面对的那种挑战,并且证明了即便是像外层空间这样的全球公共区域也将无法免于地球上的地缘政治竞争。这次反卫星测试导致了印度国内有关必须发展什么类型的空间对抗能力来保护本国空间资产的新争论。
印度称,如果有必要,它也将拥有成功进行反卫星能力演示的技术设备。印度的反卫星测试将完全违背印度几十年来一直坚持的立场,即航天技术只能用于和平目的,绝对不能实现武器化。这种语言的转变反映出印度认识到,如果不能紧跟航天领域出现的新趋势,那么它就将在一个关键的技术领域中败北。
日本也在进行类似的考虑。新的日本航天政策把空间安全作为一个关键的重点领域加以突出。然而,亚洲的太空竞赛在中国反卫星试验前很久就开始了。中国2003年10月进行的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为最初的导火索。这一成就是中国更大规模载人航天探索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的最终目标是发展和运行中国在近地轨道的空间站。在国际空间站将逐渐结束其运行的时候,中国计划在2024年前建成并运行其自己的空间站。
文章称,中国不断增强的空间对抗能力——包括开发太空机器臂等技术,以及次数不断增加的中国卫星的近距离交会作业,也正在引发有关中国军事航天计划可能带来的安全影响的担忧。
作为对中国航天成就的应对,日本和印度起初曾考虑进行自己独立的月球探测任务。但是迄今为止它们还没能成功地与中国的无人探测计划展开竞争。
例如,中国的嫦娥月球无人探测计划被认为在技术上远远优于日本或印度能够发展的任何计划。嫦娥四号探测任务计划在月球背面着陆并展开探索,这是迄今为止其他任何国家都未能做到的。
ink="">资料图片:2013年12月,嫦娥三号探测器地形地貌相机拍摄的巡视器侧面图像。(新华社)印度临时安排的月球和火星无人探测计划,或者日本对月球和近地天体的探测,在这方面都远远谈不上挑战中国。作为替代,印度和日本已经决定联合两国的力量对中国加以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