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富 / 宏观经济 / 正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北斗都能突破何况芯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土农网 2025-01-09 00:10  浏览次数:629

  原标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北斗都能突破,何况芯片?

  来源:中国之声

  本周,曾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助手的梁宁发表文章《一段关于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的往事》,回忆了当年和倪光南等人一起研发芯片和操作系统的历史,在朋友圈刷屏。就在此前,中兴遭到美国政府制裁,被禁止在未来7年内向美国企业购买敏感产品。倪光南,这位79岁的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领域的权威,又一次成为焦点。中兴的遭遇,是偶然还是必然?中兴之后,“中国芯”离我们还有多远?昨天下午,中国之声就此独家专访倪光南院士。

  倪光南的昔日助手梁宁在这篇10万+文章里写到:2018年倪院士已经79岁,还在为了中国自主可控的芯片与操作系统奔走呼吁。我们见到的倪光南,刚刚结束在一个论坛的日程,西装、白发,温和谦逊,年轻人陈述业余的提问,他每每带着十分的重视侧耳。助手对他“真正君子”的评价,跃然眼前。  

  倪光南谈中兴事件:信息安全被卡脖子

  因为一篇网文,倪光南再次进入舆论视野;这篇网文的由头,则是美国商务部对中兴通讯公司为期7年的出口禁令,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中国半导体芯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对于中兴事件,倪光南表示,除了核心技术没有掌握好之外,信息安全也应该是本次事件值得注意的一点:中兴表现出来就是,因为我们核心技术没有掌握好,有些芯片人家不供应你,你生产就不行了,这是我们所谓供应链给人卡了脖子。但是其实现在中兴事件还没有暴露另外一个核心技术被人卡脖子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说你可能用了人家的这些产品啊应用软件,可能你的信息被人监控了,或者隐私泄露出去了,或者别人给你系统的植入木马病毒了,这个都是说明核心技术在国际安全方面受到别人卡脖子的问题。

  倪光南:芯片难度远达不到北斗量级

  18年前,中国IT产业界和倪光南本人一直为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和芯片耿耿于怀。时任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曾说,“中国信息产业缺芯少魂”。18年过去,这一状况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中兴的警钟敲响后,我们和“中国芯”的距离,成为倪光南频频被问及的问题。倪光南表示,连“北斗”都能突破,芯片的难度达不到这个量级:“以前GPS定位那个难,就是因为他是航天技术加上网信技术。北斗的那种难度要超过一般网信的体系,很难的,但是非得做不可,我们十多年不就做出来了吗。”

  倪光南:我国芯片产业的设计和制造是短版

  那么,“缺芯”的困境,难点又是那些?倪光南介绍,当前,我国台式电脑和笔记本所用的电脑芯片,国产水平离进口芯片有三五年的距离;手机和服务器上使用的芯片有些已与进口芯片旗鼓相当;在一些特殊领域,差距较大。此外,在芯片产业的设计和制造两大块中,中国的短板主要在制造,距离美国水平大约八到十年短板我觉得一个是制造,我们制造要达到国外先进水平的还要投大钱,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能够赶上去。这有点接近于传统产业这种情况,比如我们集成电路设计的,我们叫EDA软件,比较大型的;还有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工程、辅助制造,我们叫KE、KM那些软件往往都比较大,投入时间比较长、目前比较薄弱。其他网信领域我们差距不是很大。”

  北斗有了,“中国芯”也会有的。对结果表示乐观的同时,倪光南坦言,在这个投资需求大、回报周期长的行业,政府应发挥更大的作用以带动企业的积极性:“大部分情况来讲,依靠我们目前国内的一些企业的扩大发展,应该是可以做的。像集成电路制造这个特别大型的软件,也许是不是需要有点关注,总的说应该更多地发挥企业的创新能力,产学研相结合。另外一个很重要呢有市场引导,就是我们现在政府采购的市场可能比如10%,但是因为中国体量大,光市政府采购这个市场可以等于人家欧洲一两个国家了,所以这个市场用好也挺重要的。”

  倪光南:谨慎看好互联网巨头投资“中国芯”

  芯片之痛,将首先由谁来破局?在百度、腾讯、科大讯飞、华为等巨头布局芯片产业后,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全资收购中国大陆唯一大规模量产自主嵌入式CPU IP Core的公司“中天微”。倪光南对此谨慎看好,因为在他看来,“国家支持”是更关键的一环:“一般情况之下,企业产学研各界就可以了,国家来调动他们积极性。但是并不是他们就足够了。如果要投入几千亿,我觉得对这些BAT公司也还是过分大了,可能他也不能解决全部的问题,不能把国家的事情全交企业去做。”

  1988年,由于主持开发的联想式汉字系统较好地解决了汉字处理的一系列技术问题,倪光南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所在企业也改名联想集团。2013年,倪光南在回应政府部门的策略咨询时直言:“基于共享软件架构,开发发展中国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统。”在如今中兴遭遇的背景下,这字字珠玑,是远见卓识,也是未酬之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央广记者:沈静文    实习记者:宋爽    编辑:冯志远)

点击进入专题: “芯”痛之下 中国该如何破局?

责任编辑:霍宇昂

打赏
 
0相关评论
声明:本站信息均由用户注册后自行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告知立立即做删除处理。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he502@qq.com
头条快讯网 版权所有 渝ICP备2023015847号-1
sitema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