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是不是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神州行我看行"的广告,转头就忘了这品牌到底卖啥?还是被那句魔性广告词洗脑,却从没搞明白它为啥能火15年?今儿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这个国民级广告到底藏着什么门道?我敢打赌,看完这篇你绝对能看透广告背后的乾坤!(拍胸脯)
一、这广告到底在卖什么?
先给年轻朋友科普下:神州行可是中国移动的元老级产品,2003年推出的预付费电话卡。但重点来了——人家卖的不是SIM卡,是"说走就走"的自由感!当年满大街贴的葛优海报,光头影帝挎着旅行包,配上"神州行,我看行"六个字,愣是把电话卡整出了公路电影的洒脱劲儿。你说神不神?
二、为啥这广告能火遍全国?
这事儿得从2005年说起。当时其他运营商都在吹"信号强""套餐便宜",神州行偏不!他们做了件特聪明的事——把目标锁定在外来务工群体。想想看,建筑工人、快递小哥需要啥?不就是随时随地给老家打电话还不用月租嘛!广告里王宝强穿着工装喊"省钱才是硬道理",直接说到打工族心坎里去了。
版本对比 | 核心卖点 | 代言人选择 |
---|---|---|
葛优版(2003) | 自由随心 | 国民影帝 |
王宝强版(2005) | 极致性价比 | 草根明星 |
徐静蕾版(2008) | 都市白领首选 | 知性女神 |
三、现在还能学这招吗?
看到这儿你肯定要问:"都5G时代了,这套路还管用吗?" 问得好!去年某奶茶品牌照搬这模式,找脱口秀演员拍"XX奶茶我看行"广告,结果被网友喷"东施效颦"。问题出在哪?光抄形式没抓本质!现在年轻人要的是参与感,得学神州行2010年搞的"我的地盘我做主"活动,让用户自己拍广告片投稿,当年收到3万多条创意视频!
四、如果不用这策略会怎样?
举个血淋淋的例子:某运营商2015年推新卡,砸钱请顶流明星拍唯美广告,结果用户记住的是爱豆的脸,压根没记住产品名。反观神州行,去年悄悄升级套餐,只在抖音发起#我看行挑战赛,三天收获50万条带货视频。这年头,让用户当自来水才是王道!
五、普通人能学到啥?
说点实在的:我家楼下煎饼摊去年挂出"煎饼我看行"的横幅,微信订单直接翻倍。虽然比不上神州行的规模,但说明找准记忆点+重复强化确实管用。不过要注意别学成复读机,得像神州行那样每三年换个版本,从葛优的洒脱到王宝强的实在,再到徐静蕾的精致,始终贴着时代脉搏走。
个人观点时间
说实话,现在看神州行广告就像见老熟人。上个月在老家车站看到褪色的葛优海报,突然就想起当年用神州行给暗恋对象发短信的日子。现在套餐早换了,但那个挎着旅行包的背影,还有"我看行"三个字,倒成了青春记忆的开关。所以说啊,好广告不仅要卖货,还得能装下几代人的故事!哪天要是所有广告都变成精准推送的数据流,还真有点怀念这种全民共有的广告记忆呢。(抬头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