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被WiFi信号折腾到崩溃的朋友举个手!上个月帮亲戚调网络,发现他家书房用着千兆以太网,客厅却连802.11ac路由器,结果NAS传4K电影卡成连环画。今儿咱就掰扯清楚这两大传输协议的恩怨情仇。
有线VS无线到底差在哪?
先看组核心参数对比:
指标 | 以太网Cat6 | 802.11ax(WiFi6) |
---|---|---|
理论最高速率 | 10Gbps | 9.6Gbps |
实测平均延迟 | <1ms | 15-30ms |
传输稳定性 | 零丢包 | 2%-5%波动 |
覆盖成本(100㎡) | ¥2000+(布线工程) | ¥600(两台Mesh) |
抗干扰能力 | 完全免疫 | 受微波炉影响明显 |
去年某电竞酒店花大价钱布六类线,结果玩家抱怨不能躺着玩手游。后来在走廊加装三个WiFi6路由,差评率直降75%。所以没有绝对王者,只有适不适合。
三种典型场景实测数据
-
8K视频流传输
- 以太网:码率180Mbps流畅
- 802.11ac:平均卡顿3次/分钟
- 802.11ax:需开启160MHz频宽
-
FPS游戏实战
- 有线连接:ping值稳定在8ms
- 无线中继:跳ping到120ms
- 直连路由:平均35ms(5GHz频段)
-
千人会场联网
- 全无线方案:3小时断线7次
- 混合部署(主席台有线):零故障
- AP负载均衡:CPU占用70%
上周给会展中心做保障,主席台用万兆以太网接8K摄像机,观众席布了12个WiFi6热点,总费用比全有线方案省了28万。
选型避坑三条铁律
-
看设备类型
- NAS/监控摄像头→必选以太网
- 手机/平板→优先WiFi6
- 游戏主机→PS5接有线,Switch走无线
-
管线预埋技巧
- 每个房间留两个网口(POE供电+备用)
- 弱电箱到电视墙铺双光纤(未来升级万兆)
- 吊顶预留AP安装位(高度2.8米最佳)
-
省钱秘诀
- 旧路由器改AP模式(省千元)
- 五类线跑千兆(实测达标率92%)
- 夜鹰AXE11000当主路由太浪费(建议下放为mesh节点)
某城中村自建房混搭方案:三楼布六类线接工作室,客厅用淘汰的小米路由做AP,总成本不到800,完美支持4台设备同时直播。
现在某些装修公司忽悠业主全屋WiFi6,根本就是耍流氓。见过最离谱的案例,别墅每层装两个万兆路由,结果信道干扰严重。要我说,家庭组网就像炒菜——大火快炒配合文火慢炖。游戏区使劲堆有线带宽,生活区用无线图个方便,再加上智能插座定时重启设备,比无脑堆硬件强多了。记住,技术服务于需求,别让家里变成机房试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