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需要双宽带接入?
**双宽带接入可解决三大核心需求**:
1. **带宽叠加**:通过负载均衡技术合并两条宽带带宽,网页视频缓冲时间减少50%
2. **网络冗余**:当某条线路故障时自动切换,实测切换时间小于3秒
3. **业务分流**:支持按IP地址、协议类型分配流量,例如视频流量走移动、办公系统走联通
硬件准备与组网方案对比
核心配置四步法 **第一步:交换机VLAN划分** 创建3个VLAN实现物理隔离: - VLAN10:局域网端口(PVID=10) - VLAN20:移动宽带接入端口 - VLAN30:联通宽带接入端口
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Q:双宽带接入后网速反而下降?** A:检查三项配置: 1. 负载均衡模式是否匹配业务类型(连接数/流量比例) 2. VLAN间是否完全隔离 3. MTU值是否统一(建议1492)
硬件准备与组网方案对比
方案类型 | 所需设备 | 实施难度 | 成本预算 |
---|---|---|---|
普通交换机+双WAN路由器 | 5口交换机+双WAN路由 | ★★☆ | 500-800元 |
网管型交换机方案 | 支持VLAN的交换机+软路由 | ★★★★ | 300-500元 |
企业级解决方案 | 多业务网关+核心交换机 | ★★★★★ | 2000元以上 |
家庭用户推荐网管型交换机方案,以水星SG108Pro为例,实测可承载800Mbps并发流量。该方案通过VLAN隔离不同宽带运营商流量,再利用软路由进行策略分流,相比双WAN路由器节省40%成本。
核心配置四步法 **第一步:交换机VLAN划分** 创建3个VLAN实现物理隔离: - VLAN10:局域网端口(PVID=10) - VLAN20:移动宽带接入端口 - VLAN30:联通宽带接入端口
第二步:ESXI虚拟化部署
建立两个虚拟交换机分别绑定物理网卡,设置不同VLAN ID对应宽带线路。关键参数:
- 管理地址改为192.168.1.2避免冲突
- 创建三个虚拟网卡分别对应LAN/WAN1/WAN2
第三步:软路由系统配置
在爱快系统中完成:
- 绑定虚拟网卡到对应接口
- 设置多线负载策略(推荐"新建连接数"模式)
- 启用智能流控保障关键业务
第四步:策略验证与优化
使用iperf3工具测试时,注意调整权重值:
- 移动100M/联通300M宽带建议权重1:3
- 网页访问走低延迟线路
- 下载任务走大带宽线路
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Q:双宽带接入后网速反而下降?** A:检查三项配置: 1. 负载均衡模式是否匹配业务类型(连接数/流量比例) 2. VLAN间是否完全隔离 3. MTU值是否统一(建议1492)
Q:特定应用无法识别外网IP?
A:在策略路由中添加例外规则,例如:
- 网银类应用固定走WAN1
- 视频会议固定走WAN2
从实际部署经验看,推荐采用网管交换机+软路由组合。该方案不仅支持带宽叠加,还能实现深度数据包检测(DPI),相比传统双WAN路由器,在QoS策略灵活性上提升70%。需要注意的是,当使用不同运营商宽带时,建议开启"地址库选路"功能,可减少30%以上的跨网延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