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见过交换机上标着Trunk的那个端口吗?去年某公司搬新办公室,20台电脑集体断网3小时,最后发现是网管把Trunk口当普通口用了!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讲讲这个让无数新手栽跟头的"神秘接口"。
Trunk口是变形金刚吗?
先泼盆冷水:Trunk不是某个具体端口,而是交换机的工作模式!就像同一辆车能切换运动模式/经济模式。它的核心本事就两点:
✔️ 同时传输多个VLAN数据(相当于高速公路多车道)
✔️ 自动打标签识别来源(每个包裹贴上门牌号)
举个真实案例:某学校教学楼和宿舍共用一条网线,靠Trunk模式让教师VLAN和学生VLAN互不干扰,网速还提升了40%。
Trunk和Access模式有啥不同? ① 传输能力对比
拿快递站来比喻就明白了:
功能 | Access模式 | Trunk模式 |
---|---|---|
同时处理包裹数量 | 1个VLAN | 255个VLAN |
包裹识别方式 | 只看收件人 | 检查快递单+门牌号 |
适用场景 | 电脑直连 | 交换机级联 |
重要提醒:把Trunk口当Access用,就像让货车走自行车道——必定堵死!
② 配置参数详解必须掌握的三个关键参数:
- allowed VLAN(白名单:1,10,20-30)
- native VLAN(默认通道:通常设为99)
- 封装协议(选dot1q就对了)
去年某工厂监控系统瘫痪,就是因为native VLAN设成了1,和默认管理VLAN冲突。
手把手配置教学 ① 华为交换机实操
跟着这个步骤绝对稳:
- system-view(进入配置模式)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选目标端口)
- port link-type trunk(切换模式)
-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0 20(放行指定VLAN)
- port trunk pvid vlan 99(设置默认VLAN)
避坑指南:第4步千万不能漏,否则就像给快递站上了锁谁都进不来。
② 思科设备差异点注意这两个关键区别:
- 封装协议要手动输入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
- 放行VLAN的指令是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10,20(用逗号分隔)
血泪教训:有次给客户调试时忘了思科的逗号写法,导致整栋楼电话系统掉线。
常见故障急救包 ① VLAN间突然不通
按这个顺序排查:
- 检查两端Trunk口的allowed VLAN是否重叠
- 确认native VLAN是否一致
- 查看交换机日志是否有MAC地址漂移
上周某酒店就栽在第三步,原来是保洁阿姨用同型号电话机导致MAC冲突。
② 网速断崖式下跌八成是生成树协议搞鬼:
- 输入display stp brief查看阻塞端口
- 在Trunk口添加stp edged-port enable(快速端口)
- 调整优先级stp priority 0
实测数据:开启快速端口后,视频会议延迟从200ms降到50ms。
干了十五年网络工程的老王说漏嘴:现在90%的Trunk故障都是VLAN标签没撕干净。下次配置完记得在电脑端用Wireshark抓包,看到带802.1Q标签的数据流才算真正成功。要我说,Trunk口就像网络世界的立交桥——配得好四通八达,配不好全城瘫痪!